網易新聞:海南“問題少年”成長檔案揭秘

548
作者:網易新聞來源:南國都市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網址:http://news.163.com/09/0922/01/5JPDHA8V000120GR.html

以“問題少年”為主要招生對象的特殊培訓機構———海南快樂成長培訓學校,每接收一位學員都要為其建立一份成長檔案。目前,該中心已積累了1000多份“問題少年”的成長檔案。這些少年身上的問題涉及上網成癮、厭學出走、早戀網戀、吸煙酗酒、行為習慣不良等方面。

一份份“問題少年”的成長檔案如同一份份控訴書,孩子們在控訴著命運的不公:家庭變故、父母離異、單親溺愛、遭遇暴力……這些問題的根源總是直指家長:有的家長只知道訓斥孩子,自己的行為舉止卻放縱不端;還有的家長過度溺愛孩子,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一貫我行我素,一旦遇到挫折就破罐破摔;有的家長只重視孩子學文化,忽略了孩子的品格建樹……

在此,我們收錄了一些“問題少年”的真實經歷,基于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文中少年皆用化名,希望家長不要對號入座。無論這些往事是荒唐,抑或離奇、辛酸,只希望,能夠給為人父母者以啟迪。本報記者許欣/文

父親常年將女兒鎖在家中練琴

17歲少女心智僅相當于10歲

一位事業成功的父親,下決心將愛女培養成音樂明星。17歲之前,小麗被關在豪華別墅里天天練琴。然而,因為小麗錯過了心智發育的最佳時期,無論是生活自理能力、學習能力或是理解能力都停滯在10歲之前。

小麗長得眉清目秀,留著一頭披肩長發。被送進海南快樂成長培訓學校后,老師們發現她的問題很嚴重,她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存在很強的依賴性,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不會做、做不好。她不會疊被子,不會洗衣服,甚至不懂如何將自己清洗干凈。她的樂感的確不錯,很多歌詞都能背下來,看過的很多的電視劇也能回憶起來,里面的主題曲、插曲也能模仿,但歌詞是什么意思,歌曲表達什么內容,她卻很難說得出來。

老師要求小麗寫一篇自傳,講述一下自己的經歷。她的文章語句不通,邏輯混亂。但從中依稀可以看出,小麗的父親是事業成功人士,從小父母離異,父親為了生意,每天忙于應酬,沒有時間照顧女兒。小麗總是一個人在家里玩,除了練鋼琴,只能看電視劇自娛自樂。小麗有很強的表演欲望,一有機會,總喜歡在爸爸的朋友圈中唱上兩句,這個時候總能得到眾人鼓勵的掌聲。在掌聲中,父親忽略了孩子成長的缺陷,小麗每天都做著明星夢,并想著出國定居。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小麗從小生活在一個“真空”環境中,不能與正常的孩子接觸和交往,現在看來,小麗的生命中缺失了很多東西,一些同齡人看來是常識的東西,她卻要從頭學起。

心理老師點評:小麗的狀況令人痛心。人的成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且各個階段的正常發展都很重要,因為在各個不同的階段將形成不同的人格品質。5~6歲是人格形成的基礎時期也是最重要時期,家庭對人的個性的影響尤為重要。小麗在人格形成的黃金時期,卻被“隔離”在房間里練琴,失去了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家長無形中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權利,縮小了孩子成長的“交際圈”,使其人格沒能完全社會化,社會功能受限。小麗心智發育落后與實際年齡形成了極大的反差,與現實社會顯得格格不入。

母親為圖省心頻頻帶兒進酒吧

13歲男孩帶12歲女孩回家同居

當程程被母親視為人生最大麻煩送海南進快樂成長培訓學校接受特殊訓練時,他只有14歲。他的母親向老師控訴,這個孩子人小鬼大,不聽話、點子多、只知道追求玩樂、極度厭學。

程程原來在一民辦初級中學讀書,學校管理混亂,程程常在上課時間跑進宿舍睡覺。要命的是,不知道他是故意的,還是根本不懂,有時候他會一頭鉆進女宿舍睡覺。在他13歲那年,居然帶了個12歲的女孩回家一塊住。他的母親看著兩個孩子發了愁,這算是咋回事呢?后來,她想了個辦法,給女孩家里送去了幾千塊錢,只說這是供女孩讀書的錢。她和女孩的父母商量好,兩個孩子長大后如果處得來,就留女孩當兒媳婦;如果處得不好,就認女孩作干女兒。女孩的父母看著兩個孩子同樣無可奈何,也就答應了這個計劃。

這么小的孩子,怎么做出如此成人化的舉動呢?培訓學校的老師向程程媽打聽原委,越打聽越吃驚。程程媽說,她和程程的父親離婚后,分到很大一筆財產,可是心情一直很不好,經常進出酒吧、歌舞廳等場所排遣煩惱。因為擔心程程在家無人照顧惹事生非,她每次去酒吧、歌舞廳等地總是帶上程程,就是圖個省心。沒想到程程在外面玩得心越來越野了,每次催他上學,他總是說在學校上課枯燥無味,難受死人了,外面燈紅酒綠的世界卻是好玩極了。程程媽直到這時才慌了手腳,她以控制零花錢來約束程程,但為時已晚。程程明處要不到錢,暗里拿了媽媽2000元錢到外面揮霍,不到幾天就花得一干二凈。

心理老師點評:程程剛剛步入青春期初期,個性發展可變可塑。在青春期,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和自我認知對形成獨特的個性起著重大的作用。而個性特征表現為:認同感逐漸擴大、價值取向開始形成,興趣范圍逐漸擴大、評價能力不斷發展、行為方式發生變化。在這一關鍵時期,家長沒有讓孩子生長在正常的社會環境中,反而卻帶孩子出入成人場所,使程程在毫無辨別能力的情況下接觸社會負面消極的因素,對其價值觀、人生觀的形成造成了直接的沖擊,導致其偏離了青春期孩子正常心理發育的軌跡。

青春期是孩子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及時的“矯正教育”將會對其一生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幾個月的心理疏導和強化教育,程程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逐漸意識到自己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父親一個耳光打得兒子傷透心

拒絕上學趨于自閉網上找樂趣

三亞一名15歲少年小峰是在深夜被帶進海南快樂成長培訓學校的。他的表現一度令父親感到束手無策:不去上學,不和家里人說話和見面,每天緊鎖房門蒙頭睡覺,只在夜深人靜時才偷偷從床上爬起來通宵上網玩游戲。

“小峰父親在打電話時特別交代,只有在晚上10點鐘以后大家都睡了孩子才能出來,因為在這之前他都是鎖門睡覺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進入他的房間?!焙D峡鞓烦砷L培訓學校的負責人孫波說,那天晚上他親自開車去三亞接小峰。他們一直等到夜里12點才看到小峰露出腦袋,看看四處無人,下了樓,打開電腦,開始玩游戲。父親怕他跑掉,還安排家人守好各個門口。不過,小峰倒也省事,看到幾個陌生人深夜接他上學時,倒也沒有怎么質疑就上了車。一路上他并不像他父親所描述的那樣自閉內向,反而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他玩游戲的心得。

為了配合老師們的工作,小峰的父親詳細講述了兒子近來的變化。這位父親沒有多少文化,生意卻做得很大,沒太多時間管兒子,且篤信“棍棒之下出孝子”。不久前他聽說兒子經常逃課去學校外面上網,感到非常焦急,有一天他在學校門口堵到小峰,想好好教訓教訓他,但小峰的態度很強硬,父親一生氣,當著很多同學的面,舉起手掌扇了兒子一巴掌。沒想到,這以后小峰就干脆不去上學了,整天呆在家里足不出戶,過著白天睡覺、晚上上網的“逍遙”生活。更為嚴重的是,從那天起,他與家人再沒說一句話,不打一個照面,真是形同陌路。吃飯也都是等每天晚上家人都離開后,才到廚房弄點剩飯剩菜吃。近兩年的時間可急壞了家人,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濟于事,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家人對他已經到了絕望的地步。

進入海南快樂成長這個全新的環境后,小峰發生了很大變化。他按照教官的要求鍛煉身體,看到自己一天天的變化,小峰心情漸漸開朗起來了。他感覺到在這里沒有壓抑,沒有嘲笑,只有關心、理解和鼓勵,和老師談話時也能夠敞開心扉,訴說心里的苦悶與迷惑。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我成長,小峰與父親的關系,也由記恨變成了理解。一天,心理老師看到條件成熟,就讓小峰主動給父親打電話。在老師的一再鼓勵下,小峰終于撥通了父親的電話。父親聽到是兒子的聲音,百感交集匯成一句話:“小峰,你還好嗎?”小峰頓時淚如雨下,激動得說不出一句話。曾經橫在父子之間那道深深的心理溝壑,突然消失了。

心理老師點評:小峰進入青春期的“暴風驟雨”期,格外敏感,自我意識開始完善,開始關注自我、獨立自我,對自己對人生逐漸形成一定形式的自我價值觀、自我認知能力,想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斷去探求人生道路和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具體表現為:企圖和要求擺脫父母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認自己是小孩,要求長者平等相待,希望父母充分理解和尊重他們的人格;自我控制和辨別是非能力不夠等。但小峰的父母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成長,依然渴望導演孩子的生活,控制孩子的行為,致使矛盾激化。所以家長在面對青春期成長的孩子要敢于放手,孩子才能成長,放手并不是放棄教育,而是科學施教,引導成長。對于十幾歲的孩子,良好的自我概念、客觀的自我評價、充分的自信、適度的自制通常是比較重要的,也是為人父母者應當特別關注的。



netease 本文來源:南國都市報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